自有高端饮用水销售不利,为“曲线救国”,农夫山泉在新西兰购置了一块水源地。没曾想,刚刚开挖,就遭遇民众大范围抵制。事实上,盯上新西兰水源地的中国企业不止农夫山泉一家,在这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西兰正面临被“挖空”的危险。
01、万人“抵制”农夫山泉
上周日,新西兰北部城市陶朗加(Tauranga)的居民,举行了一场抗议“外资企业”在当地取水装瓶的活动,人们在Mt Maunganui海滩上一共放置了2000多个废的塑料瓶,并拉出各种横幅,人声鼎沸,场面颇为“壮观”。
抗议者称,这场活动针对的是中国公司农夫山泉属下的一家工厂:Cresswell NZ(以下简称:Creswell)在新西兰开展的一系列水源开采动作。
抗议组织发言人Heidi Hughes表示,“我们只是希望让大家看到它的样子,2000瓶,这是Cresswell的新的Otakiri工厂每分钟灌装生产的瓶子数量。”
不过,农夫山泉子公司Cresswell公司随即否认了这一说法。食品君留意到,Cresswell常务董事Michael Gleissner在接受外媒时表示,这个数字“非常夸张,因为工厂不会一天24小时运作。”
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10月,农夫山泉旗下全资新西兰企业Creswell注册成立;去年6月,Creswell 正式购买了位于新西兰北岛瓦卡塔尼附近的“Otakiri Springs”瓶装水工厂。这家公司水源地取自地下深处,产品包括含气、不含气,有玻璃瓶和PET两种包装规格。Otakiri官网显示,含气和不含气型300毫升瓶装饮用水售价均为3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3元)。
同时,新西兰政府批准了Creswell 的扩建计划。据报道,Cresswell计划在附近的Murupara建造另外两家装瓶厂,并希望能将地下水开采量从每年200万升增加到每年5.8亿升,产能增幅达290倍;为此,公司打算在Otakiri购买和租赁6.2公顷的土地。
有新西兰资讯媒体报道,“中国瓶装水巨头获得政府批准购买丰盛湾,每年开采量超过10亿升饮用水,大多数将出口到中国。”按照外媒公布的数据来看,Creswell此次的产能增幅或将高达惊人的500倍。
Cresswell的扩建计划还将在该地区增加额外的货运卡车,从而增加当地的交通运输压力。Heidi Hughes表示,“Cresswell的材料表明,工厂每天将有200次卡车运输,折算下来就是每三分钟就有一辆卡车和拖车经过。我们这儿真的已经非常拥挤。”
令当地民众更担忧的是,中资企业对新西兰水资源的“低成本掠夺”。
按照新西兰法律,自然流动的淡水被视为公共商品,“无人拥有对水的所有权”,因此水资源是免费的。家庭用水仅需支付维护输水管道的费用;农业、园艺等商业用水需向地区议会申请资源许可和缴纳象征性的费用,水资源通常以每天或每年定量提取,并且附带流量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新西兰的水是公共商品,即使把水灌成矿泉水,出口到其他国家,也不用花钱。
新西兰研究机构Newshub-ReidResearch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87%的新西兰人对于出口商近乎免费地获得水资源,然后出口到国外赚取大量利润而感到不快。
面对各路“质疑”,农夫山泉官方却坚持表示,对于当地水资源的开采是合理的。
“上述外媒报道中关于开采量的表述存在错误,农夫山泉所申请的总数量每年不超过110万吨。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充沛,总量中有35%可以用于取水;而农夫山泉申请的最大开采量也只占到了这35%中的4.9%,不会对当地地下水造成影响。该开采量对一个规模生产的瓶装水生产工厂是一个正常和合理的量,完全可以保持可持续发展。”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周力告诉食品君。
02、高端不利海外“取经”
近年来,中国最大的瓶装水生产商——农夫山泉瞄准了新西兰市场。而新西兰政府对农夫山泉也是“夹道欢迎”。比如,新西兰贸易发展局就为中国农夫山泉公司进入新西兰市场提供了大力帮助。
2015年8月,在接到新西兰贸易发展局的邀请后,农夫山泉的高层正式前往新西兰。令外界瞩目的是,农夫山泉掌门人钟睒睒也来到了新西兰,这足以证明新西兰市场对农夫山泉的吸引力。Otakiri Springs瓶装水工厂在当时就得到了农夫山泉高层的青睐,农夫山泉代表团甚至特地取了当地所生产的瓶装水样品,并将其带回中国。
2016年4月,新西兰总理John Key在出访中国时,在上海会见了10位中国企业家,钟睒睒位列其中,两人就农夫山泉在新西兰的投资进行了探讨。
依照《官方信息法》(Official Information Act)公布的文件显示,贸易发展局的官员们不仅在名义上支持农夫山泉,更参与了很多具体的流程。在贸易发展局的安排下,新西兰有关部门与农夫山泉进行了接洽,并为其罗列了适合收购的制水厂。贸易发展局一共向农夫山泉提供了五个潜在的收购对象,其中有两个是现成的瓶装水工厂,剩下三个也颇具潜力。
责任编辑:何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