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法制新闻观察网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 全文

技艺传承:八旬铁匠的心愿

1940年2月出生的杨福轩,年近八旬,家住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浞水镇沧浪社区。他父母早逝,为了生计,16岁就拜师学打铁技艺,后被当地生产队派到农具厂从事铁具加工。不管是拜师学艺还是在农具厂期间,杨福轩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打制铁器的各项技巧。80年代初,农具厂改制后他自立门户做起了属于自己的铁匠铺,开始为乡亲们打制锄头、刀具等各种农村所需铁具,先后教出16名徒弟,分别在贵州、重庆等地从事农村铁具加工。

“打制一件铁具,需要经过选料、加温、盯火候、锤打、淬火、磨口等工序,制作全靠铁匠的眼力打造。”杨福轩说。

杨福轩心灵手巧爱钻研,80年代摸索创新运用电焊技术进行加工,进一步提升了加工质量,前往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60多年来,杨福轩努力满足着客户的制作要求,打造出来的锄头、刀具等农具很受农户喜欢,每天上门的顾客络绎不绝,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铁匠这门手艺十分红火,杨福轩平均每天要制作铁具200多件。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在需要加工铁具的人越来越少,但杨福轩还在坚守着,并将手艺传教给了儿子杨林。在杨福轩看来,这不仅仅是传承一项手艺,更是传承一种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

“现在时代变了,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铁匠这项职业了,我曾经教过的徒弟大多已转行不干了,传统的铁匠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境遇。此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这门手艺能传承下去。”杨福轩说。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量
热门
推荐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