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治郊区,大辛庄镇党委书记李国亮绝对算得上乡镇干部中一位有“故事”的人。
“他几天不回家,为的是协调解决老百姓家里的事;他住院就逃跑,为的是一线研判工作上的老大难;他贴钱办公事,为的是尽快排除征迁中的拦路虎。面对一个又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他总是淡然一笑说,有困难不怕,只要干,总有解决的办法。”听着领导同事如此评价,李国亮一脸诚恳地解释道,谁让咱是一名共产党员,谁叫咱是大辛庄的当家人。
李国亮的许多故事,都离不开一个“难”字。但面对困难,他总能坦然应对,面色从容中是因为心里始终坚定着这样一个信念:冲!迎着困难向前冲。
图为李国亮(中)利用下班时间深入辖区商户了解经营情况
困难面前,他临危不惧勇担责
大辛庄镇工作不好开展,李国亮早有耳闻,但去年8月份正式担任镇党委书记后,他才发现困难远比想象的要严重。
上访告状、你哭我闹,第一天上任,李国亮就被几十位村民围堵在会议室,让原本一次见面会变成了信访调解会。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梳理,一遍一遍安抚情绪,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李国亮才让群情激愤的老百姓平复了情绪。
“你是真为咱老百姓着想啊!”多少年来,终于得到低保问题协调处理答复后,70岁的村民吕景莲激动地握住李国亮的手,几近下跪。赶忙搀扶起吕景莲后,李国亮当即表态:只要当一天书记,再大的难题也一定要克服。
工作就在这样的开场白中展开了。接下来,李国亮开始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几个问题比较突出的村,逐渐理清了其中的症结所在。最终,各种诉求得以解决,各种矛盾逐步化解,多少年来怨声载道的老百姓开始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工作局面就这样打开了,可还没等李国亮喘息一下,各种攻坚任务便接踵而至。从一开始的“燃煤清零”,到后来的“五道五治”行动,他和村干部一起摸爬滚打在工作第一线,共拆除违建房屋173处,拆除违建面积132246平方米,腾退土地185028平方米。
“白天忙着处理单位的事,晚上十一二点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在拆违现场经常能看到他因为痛风一瘸一拐奔波的样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副镇长宋明花动情地说,“别看现在工作有条不紊,一开始可都是老大难,李书记啃了不少‘硬骨头’。”
就这样,凭着一种“拼命三郎”的劲头,李国亮带领大家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种任务,并创造了在“两委”班子瘫痪的北寨村第一个打响全市集中拆违第一枪的奇迹,攻克了几次拆违都没能拆掉的榆黄路至机场路连接线的连片违建。
“没有问题,任何急难险重的任务一定拿下。”如今,在李国亮这句口头禅的影响下,许多镇村干部都以他为榜样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纷纷表示,困难再多,阻力再大,也一定要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各种任务。
困难面前,他强忍病痛冲在前
低压118,高压170!低压比正常人的高压都要高。在一次测量血压后,李国亮着实被吓了一跳。无奈之下,他只好抽空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可即便这样,他也把医生“注意卧床休息”的嘱咐抛之脑后,一输完液就匆忙赶往单位。
“那一次,总共输了10天液,主治医生只见了两次,询问病情都是电话交流,因为去医院的时间不固定,护士好几次配的药都过期作废了。”说起那一次诊治经历,李国亮尴尬一笑。
对李国亮来说,自从他上任大辛庄镇党委书记以来,类似的经历早已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晚上八点,镇里开会,因为痛风发作已经请假的李国亮却一瘸一拐地准时出现在会场。看着大家疑惑的眼神,李国亮不好意思笑笑说,反正在家也坐不住,还不如来单位开会踏实。
他的一番话,让当时在座的所有人都感慨不已。其实,这样的感慨还远非这些。
“每天晚上加班研判工作,即使生病也是一边打着吊瓶一边开会,晚饭经常是馒头就着白开水。”“一天最多的时候连续转战6个征迁现场,几个月只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因为过度疲劳,血糖居高不下,在工作岗位晕倒被送往医院。”……在大辛庄镇的每个村,一说起李国亮的拼劲,村干部总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
榆黄路至机场路连接线小巷中,共有违建15户,以木材钢管、废品回收和养殖业为主,每到夏天,房前屋后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李国亮连续三天一大早带领班子成员和村“两委”干部一段一段看,一户一户问,了解此处形成历史原因,逐户入户谈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历时20余天将此区域违建彻底拆除。
在长北干线和榆黄路道路扩宽中,由于工作繁忙,每天只有早晨、晚上有点时间,李国亮抢抓时间,连续两日徒步6公里对沿线道路情况进行现场勘察研究,每走到一个村,立即现场打电话召集相关镇村干部,到场现场研判,共同研究道路扩宽实施方案。即使到了晚上,他仍旧忍着痛风,拿着手电筒,跟大家一起查看工作推进情况。
“凡事亲力亲为,脚踏实地,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丝毫没有领导架子。”如今,在李国亮这种身先士卒精神的鼓舞下,大家一致认为,干活特别有心劲,非常痛快。
困难面前,他不计得失顾大局
一包豆奶粉、几片干馍片,9月20日晚八点,习惯性地胡乱对付完一顿晚餐后,李国亮匆忙走出宿舍,赶往会议室召开每周三例行的党委扩大会议。
此刻,许多人并不知道,李国亮的妻子已经打了好几次电话,告诉他家里厨房的水龙头坏了,一直往外喷水。
“单位的事一刻也不能耽搁,家里的事一拖再拖,能将就就将就。”熟悉李国亮的朋友同事对此早已是见怪不怪。
后来,李国亮回家找了一块布子搭在水龙头上,一将就又是一星期,直到最后妻子自己去买来配件找人维修好。
“叔,你家的热水器漏水了。”“是?那我抽空看看啊。”在这样的对话重复了好几次后,邻居一位小伙子终于忍不住问李国亮:“叔,你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难道就这么忙?”看着小伙子一脸疑惑,李国亮不好意思笑笑说,真是没时间。
还和往常一样,这一次维修任务最终还是落到了妻子头上,从买配件到找人维修,李国亮没有插过一次手。
“村干部有了主心骨,家里没了顶梁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妻子对李国亮“甩手掌柜”的做法颇有意见,可打心里又非常理解他的难处。
所以,尽管李国亮经常好几天不回家,夫妻俩一周见面不到两三次,妻子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给他打电话。 就这样,在家人的支持下,李国亮全身心投入到镇里的工作中,保证了“三馆建设”全市重点项目和各项攻坚行动的圆满完成。
这就是李国亮的故事,故事虽然很平凡,但却很精彩,折射出一位基层干部担当有为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