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法制新闻观察网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 全文

全球观察 | 文物古迹的修缮式破坏为何屡屡不绝?

最近,山西省的文物“认养”模式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关注。有些网民担心这些文物在民间“认养”之后会不会得到合理的修缮,这是因为过去发生过许多起文物被修缮式破坏的例子了,为何文物修缮式破坏会屡屡不绝?

据《山西晚报》报道,10月29日,山西省2019年文物建筑认养北部片区推介会在晋城高平市召开。会议透露,截至今年10月,全省文物建筑认养

(出资修缮)

项目共88个,吸引社会资金1.3亿元。在会上,还公布了新一批面向社会认养的292处文物建筑。

 

这种文物“认养”的模式,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有网民担心,这些文物在被民间“认养”了以后,会不会得到合理的修缮?会不会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有网友认为,“认养”的初衷是好的,但拆旧建新是不可取的,得做到“修旧如旧”。而在用来宣传“认养”成功的六个的案例里,其中明代留下来的忻州弘佛寺,大家在认养前后的对比图中就发现不出有任何的相似性。这引起对剩下上百处文物的担忧。

 

忻州弘佛寺“认养”前后的对比图,图片来自山西云媒体根据古建认养前后对比制作的“文物建筑认养名片”。

 

网民们的这些担忧,是基于以前听闻过许多文物保护变成破坏的案例。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文物保护变成破坏的案例呢?文物保护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防范这些问题?


网民的担忧,图片来自微博

 

近些年来的修缮式破坏

 

说到文物保护却变成破坏,许多人马上会想起令人啼笑皆非的四川大佛被彩漆“修复”的例子。去年8月初,安岳县峰门寺的南宋大佛被彩漆“修复”的新闻在微博上火了。其“喜感十足”的样子令许多网民不知道是笑还是替这些文物惋惜。

 

安岳县峰门寺石刻造像修复前后对比,图片来自微博@许鑫NixUx

 

资中东岩的佛像原貌,图片来自微博@许鑫NixUx

 

第一次修复后,图片来自微博@许鑫NixUx

 

第二次修复后,图片来自微博@许鑫NixUx

 

四川省安岳县有着“中国石刻之乡”的称号,该县是目前我国已知的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218处,造像10万余尊,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两宋造像的精美著称于世,具有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地位。

 

除了安岳县峰门寺石刻造像被彩漆“修复”之外,在这个“遍地佛像”的县中,许多佛像也“惨遭厄运”。资中东岩的释迦牟尼佛像是罕见的释迦牟尼特异造像,其却经过了两次彩漆“修复”。净慧寺的整个造像全部被彩妆。这些文物被彩妆之后,尽失文物价值。对此,安岳政府对此回应,这都是上世纪90年代当地群众自发彩妆所致,而近年来落实了文物保护工作,便再无此现象了。

 

安岳净慧寺造像南宋观音像原貌,图片来自微博@许鑫NixUx

 

被修复后的安岳净慧寺造像,图片来自微博@许鑫NixUx

 

在2017年6月,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作家张宏杰发现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公园在建设中有“野蛮施工”、“破坏文物”现象。工人在施工中把旧砖撬掉,换上仿古新砖。

 

明中都城墙一处遗迹,新砖古砖界限分明,图片来自央广网。

 

据《央广网》报道,张宏杰认为,这种行为使得游客再也看不到真实的历史信息,而且这种修缮式破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中国官员不懂得欣赏废墟之美,一味追求文物的经济价值、门票收入,而希望大红大火的景观。

 

在新闻被曝出来后,凤阳明中都遗址“野蛮施工”也引起了上级文物部门的重视和调查。调查结果认为,其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管理不严和监管不到位,因此工程暂停,进行整改。

 

据《新京报》报道,2016年9月,一则辽宁“最美野长城被抹成水泥地”的图片引发了网友热议。位于辽宁绥中有700年历史的小河口长城的一段,有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其照片显示出来的视觉效果令人吃惊。

 

野长城被抹平,图片来自微博

 

不过,绥中县文物局方面解释,“城墙被抹平”和“用水泥硬化”的说法都不准确。此次修缮属于抢险工程。整个修缮过程合理合法,工艺也没有问题。辽宁省文物局局长丁辉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照片中被“抹平”的这段长城,在修缮前已经严重破损,一下大雨就会冲毁。若不进行修缮,就会发生危险,仅剩的半截长城也会消失。因此,文物部门制定了这抢修方案,在破损严重的部分上面盖上一层“保护层”。这是最适合的保护方式。

 

而长城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表示,类似此段长城修缮所有手续合规,结果却破坏了文物风貌的原因,主要在于全国长城修缮并无统一、可操作的标准。他认为,修缮长城应该尊重长城现有风貌,不是修成长城过去的样子,也不是修成现代的样子,而要以现状保护和最小干预为原则,保护长城现在的样子。

 

据《钱江晚报》报道,2016年3月31日,“秋水山庄”门头在上午被刷成黄色,而中午又刷成了灰色。此次事件在网上引起热议后引发相关部门的重视,秋水山庄管理方新新饭店解释自己“好心办坏事”,而且,在两次“刷新”前,他们并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备。

 

秋水山庄,图片来自《钱江晚报》

 

对此,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认为,文保建筑的修缮要遵循真实性。任何保护维修的第一步是前期的研究和认知。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的帮助。在秋水山庄的案例中,自然矿物颜料的颜色是不刺眼的,这和现代油漆的颜色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涂上现代油漆之后就会显得很难看。对文物来说,任何一处的修缮都应该非常慎重。

 

类似的修缮式破坏的案例层出不穷,比如2011年宁夏黄土夯筑的古长城被改建成了青砖长城的案例,还有山西娘子关城楼被整改,城墙修成了现代建筑的案例。那么,既然文物保护如此重要,为何修缮本身屡屡会变成破坏?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为何修缮式破坏层出不穷?

 

其实,“修旧如旧”、保护现状、“最小干预原则”都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修缮当中,具体如何进行修缮的细节却是缺失的。既然要“修旧如旧”,对“旧”本身就要有深刻的认识。若今人对古人的建筑和其美学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彻底,如何能做到合理修缮呢?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投入研究。

 

就像被抹平的辽宁野长城一样,文物修缮作为一门偏门的知识,文物只有在感官上的大变化才会引起网民的注意。网民的注意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件文物修坏了,网民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也许有许多文物被修缮式破坏。这时就需要文物修缮有可操作、自成体系和统一的标准。而且,这也意味着在文物保护的施工过程中,舆论监督的作用并不是直接和长期有效的。而相关监管措施和如何进行监督,还得依靠有关部门发挥相关的职能和作用。

 

而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修缮式破坏文物的情况,则需要法治的完善来追责。文物主管部门只能停工或处罚,但这种修缮式破坏又该如何在《刑法》中以故意损毁文物罪或过失损毁文物罪进行追责?这又是一个问题。

 

许多文物修缮式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收益,让文物变成旅游资本。这就使得许多地方政府推倒破旧的老古董,建起了崭新的假古董,这种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一方面是形象是政绩,另一方面游客也买账。对于官员来说,这种在任期内大干快上、经济政绩优先的思想惯性急需改变,在文物保护上,他们也需要上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监督和制衡。而对于游客来说,我们要学会欣赏废墟之美,并也要更加关切这些看似残破的文物背后的历史,其承载的历史值得我们敬畏。(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量
热门
推荐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