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法制新闻观察网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全文

对话摄影人郑知渊:摄影是发现与感知 而不是证明与判断

郑知渊,197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现为自由摄影师。曾获2010年南方纪实摄影奖最佳新人奖,2011年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
对话摄影
柴:柴承伟 郑:郑知渊
《大城》系列作品之一
《大城》系列作品之一
柴:《大城》展览中的照片,没有局限于上海一地,还有几张是北京的。为何将拍摄地点扩大到北京?以后还计划在哪些城市拍摄?
郑:这些照片,无论上海还是北京,或者其他城市,我都要求它们拥有独立而自足的结构,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使只有一张照片也可以独立展出。每一幅照片之间的联系是等价的。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无论是照片本身还是照片与照片之间,它们都应保持这样一种纪律性。
至于计划,我并没有长远而详细的计划,但我很期待有机会去其他城市看看。
柴:《大城》初始名字好像是《魔方》,后来命名为《上海面目》,最终又定为《大城》。这一命名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思考历程?
郑:当时刚拍摄了部分作品后,曾想过“魔方”这个名字。但后来认为,这是对已经完成的作品的画面形态的一种个人联想,比喻的指向性太强,对感知形成了限制,成为一种单向度的一厢情愿。这不符合我对于作品的观看与感知永远处于某种“敞开的初始阶段”这样的想法。
而“面目”与空间事物的形态与表面相关,引向观看,拥有触感。由于当时只在上海拍摄,所以暂定为“上海面目”。
而“大城”是为今年在上海的个展取的展览名字,“大”有着无限的涵义。我照片中所呈现的空间与空间,物与物之间的繁复与对比,像有一条无限可能的生命线,把它们连接交织在一起。在观看照片时会生成出一种无始无终的无限感。视线无限次的打开,无限次转折与回归。
《大城》系列作品之一
《大城》系列作品之一
柴:发现很多人在看作品时,喜欢寻找主题意义,具体表达了什么。好像形成一种思维惯性了。其实,有些作品可以就是为了观看而观看的。
郑:比如那些景大人小的作品就比较符合这种惯性思维,现在很多摄影都是这样,他们很容易传播,媒体很容易使用它们。(来源:微信公众号“摄影圈周刊”)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量
热门
推荐
意见反馈